家庭教育中最大的“谎言”:把放任不管当做静待花开!父母必知
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,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;
老师在学生教育中的让位,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;
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错位,这是在给未来挖深坑。
在教育路上,家长、老师、学生应各司其责,各安其位,扮演好各自的角色。
只有父母像父母,老师像老师,学生像学生,教育才是成功的!
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怒气冲冲地质怼老师,说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天活,回家还要陪孩子完成微信群里老师布置的作业,感觉太上火,作业让家长检查督促,还要老师干嘛?
此视频一经发布,竟获赞近百万,而最让人心寒的,是评论区的众多对老师建立家长微信群的过激言论,以及由此上升到对整个教师群体的人身攻击。
后期,再次搜索此类视频,竟发现众多人跟风拍摄,台词基本一样,搞得跟声讨一样,还有人以专业喷老师吸引大众眼球,这样的风气让人十分害怕。
很多时候一直困惑,为什么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不能和谐共生美美与共?这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?
当然是没有任何好处!!!
01
给孩子过多的自由
未必就是负责任
还有一位认识的家长朋友,经常自豪地说:“我不想给孩子太多的压力,只想他有个快乐的童年,平时不怎么敦促他学习,孩子就该无忧无虑的!”
看似自由的爱却让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非常吃力。
我身边也有很多快毕业的孩子常常懊悔:
以前不知道读书的意义,真的要步入社会了,才知道当初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假如能重来,应该会更努力吧。
正如作家苏心曾经劝诫孩子:“读书不苦,不读书的人生,才苦。”
做父母的,尽量不要让孩子有这样后悔的时刻。
学习上给孩子过多的自由会滋生出懈怠,行为上也是如此。
经常听家长给闯祸的孩子开脱:“没事,还小,树大自然直。长大就好了。”
好像等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,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青睐,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让人艳羡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事实呢,很多孩子在被给予了过度的自由之后,行为产生了偏差,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,各种问题集中爆发,无论父母怎么说孩子都不听,因为孩子已经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,自私、放纵、无视规则、任性等问题越来越难纠正。
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是没错,但自由是有边界的,父母需要提前教给孩子独立、规矩和一定范围内的自我负责。
爱和尊重是好的教育,但不是全部。
02
教育
不要完全指望孩子自觉
时间对孩子都是公平的,学习的路上,偷懒的孩子会越来越懒,坚持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。
许多父母疑惑: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这么自觉?我家孩子永远不知道主动?
惰性是人的本性,孩子也不例外。
孩子还小的时候别指望他能自觉,面对电视、手机、游戏、零食…..大人都很难保持克制,更何况几岁孩子。
教书的是老师,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。再优秀的老师再完美的学校教育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
一个孩子的知识获取主要来自于老师,而品行、习惯养成、幸福感获得却来自于父母。
孩子在养成自律自觉的前期,靠得就是父母监督。
这种监督主要是学习和生活习惯上的监督,当孩子养成了好的习惯,后面的路才有可能好走。
放任不管,还指望孩子自觉是不可能的。
03
优秀的孩子
离不开父母背后的付出
优秀孩子,都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和付出。
《穷爸爸、富爸爸》中写道:“所谓成功,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。”
真正爱孩子的父母,即使再忙,也会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耐心守候,因为他们知道,比起工作赚钱,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。
邓超为了花花妹妹,学习折纸艺术;为了给孩子圣诞惊喜,自己穿着圣诞老人的服装导致全身过敏。
有人问邓超工作那么忙,怎么有时间陪孩子?邓超说:“是的,我很忙,但是只要我有一天时间,我也会飞回去陪他们!”
爸爸的远见,女儿的努力,才让她们的未来有了选择的机会。
世界上没有什么成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,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是。
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作文写得好时,却不知道背后的父母早在孩子几岁就开始亲子共读,流利的语言表达是几百本童书滋润的结果 ;
当你羡慕别人家孩子学习不用操心时,却不知道背后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下了多少工夫。
教育,也需要父母的用心和努力。
一起守护好童真吧
冷漠地逼迫和一味放任孩子,都是两种极端。
诚然,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,很多父母没有非常好的经济来源。
但再难,也不应该以牺牲陪伴孩子为代价!我们辛苦劳碌终其一生,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茁壮成长吗?
做父母最难的是在这两者之间,找到平衡,让孩子在巨大的学业压力面前,仍然可以拥抱快乐。
钱任何时候都可以赚,但孩子的成长不可逆且转瞬即逝。别让你的忙、累成为缺失孩子成长后悔的理由。
真正的静待花开,不是真的放任孩子,什么都不管,而是父母在心态上要保持希望,相信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,观察并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,因材施教。
可以严厉,但要有耐心,可以慈爱,但要有威信,用心浇灌,总会有花开的一天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